05.蓝牙结构简介

蓝牙核心框架

1)BR/EDR Radio & LE Radio & AMP PHY

蓝牙RF层(物理层),包括BR/EDR、LE以及AMP三种。负责在物理channel上收发蓝牙packet。
对BR/EDR和LE RF来说,还会接收来自Baseband的控制命令来控制RF频率的选择和timing。
AMP PHY使用802.11(WIFI)的规范,本文不再详细介绍,后续有关AMP的内容,也不过多涉及。

2)Link Controller & Baseband resource management Link Controller和Baseband resource management组成了蓝牙的基带(baseband)。

Link Controller负责链路控制,主要是根据当前物理channel的参数、逻辑channel的参数、逻辑transport的参数将数据payload组装成bluetooth packet。另外,通过Link Control Protocol(对LE来说是LL Layer Protocol),可以实现流控、ack、重传等机制。
Baseband resource management,主要用于管理RF资源。

3)Link Manager

Link Manager主要负责创建、修改、释放蓝牙逻辑连接(Logical Link),同时也负责维护蓝牙设备之间物理连接(Physical Link)的参数。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Link Management Protocol(LMP,for BR/EDR)和Link Layer Protocol(LL,for LE)完成。

4)Device Manager

Device Manager主要负责控制蓝牙设备的通用行为(蓝牙数据传输除外的行为),主要是:
搜索附近的蓝牙设备
连接到其他的蓝牙设备
使得本地的蓝牙设备connectable和discoverable
控制本地蓝牙设备的属性(例如本地蓝牙设备的名字、link key等)

5)HCI(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)

我们在“蓝牙协议分析(1)_基本概念”介绍过,蓝牙系统分为Bluetooth Controller和Bluetooth Host两个大的block。它们之间通过HCI接口以HCI协议进行通信。

6)L2CAP

L2CAP位于Bluetooth Host中,包括两个子模块:
Channel Manager主要负责创建、管理、释放L2CAP channel。
L2CAP Resource Manager负责统一管理、调度L2CAP channel上传递的PDU(Packet Data Unit),以确保那些高QoS的packet可以获得对物理信道的控制权。

7)SMP(Security Manager Protocol)

SMP是一个点对点的协议,基于专用的L2CAP channel,用于生成加密(encryption)和识别(identity)用的密匙(keys)。

8)SDP(Service Discover Protocol)

SDP也是一个点对点的协议,基于专用的L2CAP channel,用于发现其它蓝牙设备能提供哪些profile以及这些profile有何特性。在了解清楚了其他蓝牙设备的profile以及特性之后,本蓝牙设备可以发起对自己感兴趣的蓝牙profile的连接动作。

9)AMP Manager

基于L2CAP channel,和对端的AMP manager交互,用于发现对方是否具备AMP功能,以及收集用于建立AMP物理链路的信息。

10)GAP(Generic Access Profile)

GAP是一个基础的蓝牙profile,用于提供蓝牙设备的通用访问功能,包括设备发现、连接、鉴权、服务发现等等。
GAP 是所有其它应用模型的基础,它定义了在 Bluetooth 设备间建立基带链路的通用方法。还定义了一些通用的操作,这些操作可供引用 GAP 的应用模型以及实施多个应用模型的设备使用。GAP 确保了两个 蓝牙设备(不管制造商和应用程序)可以通过 Bluetooth 技术交换信息,以发现彼此支持的应用程序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